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培养方案
学科门类:法学 专业代码:030201
一、专业简介
西藏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设立于2014年,是西藏大学近年新设立的专业之一,2018年顺利通过新设专业建设审核评估,2020年入选西藏大学“一流专业”建设名单,2021年进入西藏自治区“一流专业”培育建设行列。 2022年成为国家一流专业。
本专业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21名,函授生150名。专职教师9名(含武汉大学援藏教师1名),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5名,硕士生导师5名。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。“民族政治学”课程是西藏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,“社会学原理”课程是西藏大学校级一流本科课程,“国际政治学概论”课是西藏大学线上优质课堂。近年来,我系教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、西藏自治区哲社项目等国家级、省部级项目多项、并在《民族研究》、《公共管理评论》、《西藏大学学报(社科版)》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,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,出版专著多部。
二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优良的道德品质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掌握政治学类专业理论、知识和方法,能够胜任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、高等学校、科研单位、媒体咨询和社会组织的实际管理、政策分析、宣传教育、教学科研和公共传播等工作,也可以继续进行研究生学习,具备从事专业工作能力的“靠得住、用得上、留得下、干得好”的应用型人才。
三、培养要求
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:
1.本专业的学生应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、理论思辨和逻辑思维能力、政治认知和分析能力。
2.本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,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,展开社会调查研究和政策分析,发现、把握和分析问题并且建设性提出和设计应对策略和方案。
3.本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管理运筹、组织协调、沟通合作的能力。
4.本专业学生应该具备较强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,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。同时,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。
5.本专业的学生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、观点和方法,具备政治学类专业的基础理论、系统知识和分析方法,通晓中国传统政治文明,掌握自然科学、人文社会科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,知悉国内外时事、国家政治决策过程,知晓专业相关法律、制度、方针和政策。
6.在政治学类专业知识体系之外,本专业学生应该较为系统地掌握一门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。
四、主干学科、核心课程、特色课程和主要实践环节
主干学科:政治学
核心课程:政治学原理、行政学原理、中国政治思想史、当代中国政治制度、西方政治思想史、当代西方政治制度、公共行政学史、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、国际政治学概论等
特色课程:学术论文规范与写作、政治学前沿问题研究
主要实践环节:毕业实习、毕业论文。
五、毕业学分要求:151学分。
六、修业学制和授予学位
修业学制:四年
授予学位:法学学士
七、课程体系的构成及学时分配比例表
课程类别 |
课程性质 |
学分 |
占总学分 比例 |
理论 学时 |
实验 学时 |
实践 学时 |
学时 |
通识教育课程 |
通识教育必修课 |
50 |
32% |
722 |
0 |
158 |
880 |
通识教育选修课 |
8 |
5% |
8 |
0 |
0 |
8 |
专业课程 |
专业基础课 |
27 |
17% |
444 |
0 |
36 |
480 |
专业方向必修课 |
35 |
22% |
510 |
0 |
108 |
618 |
专业方向选修课 |
20 |
12% |
294 |
0 |
50 |
344 |
实践教学 |
素质拓展实践 |
2 |
1% |
0 |
0 |
2 |
14周 |
专业实践 |
9 |
11% |
0 |
0 |
17 |
17周 |
合计 |
151 |
100% |
1978 |
0 |
371 |
|
八、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课程设置表|(见附表1)
九、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课程教学进程计划表(见附表2)
十、有关说明
1.各学期周学时、课程门数、考试课程门数分布情况
学期 |
周学时 |
课程门数 |
考试课程门数 |
第一学期 |
26 |
11 |
5 |
第二学期 |
26 |
14 |
8 |
第三学期 |
26 |
12 |
7 |
第四学期 |
23 |
10 |
7 |
第五学期 |
24 |
10 |
5 |
第六学期 |
19 |
9 |
3 |
第七学期 |
4 |
5 |
0 |
第八学期 |
1 |
1 |
0 |
2.由于第一学期含新生入学教育等,实际教学时间为12周;第七学期含毕业实习等,实际教学时间为10周,实习安排在后八周(或实习安排在前八周);第八学期含毕业论文撰写时间为8周;
3.通识教育选修课程:共选修8学分。根据学校安排修读通识教育选修课程,本专业必须选修自然科学类2学分,艺术类课程2学分;剩余学分课程类型自选。
4. 专业方向选修课程:20学分。
5.有马克思主义工程教材的必须选用“马工程教材”,没有的,优先选用“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”等国家规划教材或根据西藏特点编写的特色教材。
专业负责人:王冬 教学单位负责人:高大洪